茶具四件寶,分別是:孟臣沖罐、若琛甌、玉書鍋、紅泥烘爐。這孟臣沖罐乃用宜興紫砂陶制成的小茶壺,為什么叫做孟臣,傳說孟臣是明代江蘇宜興紫砂壺 名匠,姓惠,以制作小壺為專長。這種小壺用于泡茶時,色香味皆蘊(yùn),壺經(jīng)久耐用,即使以沸水注入空壺也有茶味,盛夏隔夜茶不易餿。茶壺耐熱性強(qiáng),寒冬沸水注 入,無爆裂之虞。另外,傳熱性慢,用時不燙手,使用越久越有光澤,顯得古色古香。
與“孟臣”合稱茶具雙璧的是若琛甌。這是一種薄瓷小杯,薄如 紙,白似雪,小巧玲瓏,酷似半個乒乓球和微型飯碗,三只小杯疊起來可含于口內(nèi)而不露。古代正宗的若琛茶甌產(chǎn)于江西景德鎮(zhèn),杯底有“若琛珍藏”字樣,時下也 很罕見,取而代之是個別名瓷廠制的。這種茶甌外圍習(xí)慣彩繪山水花卉,有的還書寫“清心明月”、“可以清心也”的回文,無論從哪個字破讀皆可成句。這種杯僅 能容七八毫升茶湯。為何容積這么小?主要是功夫茶多為閑情逸致時品飲,而非純?yōu)榻饪省F綍r,茶盤上只擺3個小杯,呈“品”字形,當(dāng)?shù)刂V語“茶三酒四游玩 二”(講的是幾樣最佳人數(shù)組合,喝茶最佳選擇以3人為宜)大概就是由此得來的吧。
泡飲功夫茶對水乃至水壺的選擇相當(dāng)嚴(yán)格,因金屬壺?zé)乃蠖嘤须s味,而粵東燒制的薄瓷水壺“玉書鍋”,不但無此弊且保溫性好,冬日里離爐許久水溫仍 不低,久用也不易結(jié)水垢。水壺的容量只可泡完一壺茶,即從燙杯至泡好一次的茶,水就差不多了。水將開時,小蓋被蒸氣掀動“撲撲”直響,似乎在說:“可以泡 茶了!”原來,泡功夫茶水不宜過熱,以起“蟹眼”(初沸)為適,而玉書鍋正便于掌握水溫。因何稱之“玉書”?相傳,古時有位藝匠設(shè)計出此壺后,一時想不出 叫什么名稱好,便邀來三五茶友文朋命名。茶友見燒出的水清潔如玉,宛若玉液輸出,就取名“玉輸”。后人認(rèn)為“輸”字不祥,便用“書”字代“輸”。
茶具“四件寶”的最后一件紅泥烘爐,乃選取粵東優(yōu)質(zhì)高嶺土燒制,高尺余,置炭的爐心深且小,能使火勢均勻、省炭。小爐有門有蓋,茶人喜用橄欖核為燃 料,火熱無雜味。這種爐子通風(fēng)性能好,水溢入爐火猶燃,爐不裂。有的爐門配有茶聯(lián),如“煮沸三江水;同飲五岳茶”“茶爐湯沸邀清客;茗碗香生遣睡魔”…… 顯得古樸雅致安逸悠然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