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城內(nèi)的每條胡同里都有鱗次櫛比的大小院落,其中作為傳統(tǒng)住宅形式,最主要的就是四合院。這種住宅形式,起始于元、明,現(xiàn)存的四合院,以清代的遺物為多。其中,最標準的是北京城內(nèi)城胡同中的四合院,都是由北房、南房及東西廂房四面圍合,用卡子墻把房屋聯(lián)接起來,形成一個封閉式院落。中心有個庭院,作為往來、采光、通風(fēng)的用途。
北京古典民居四合院有著方位特點,大門都在巽位上,即路北的住宅,大門開在東南角,路南的住宅,大門開在西北角。據(jù)說按八卦的方位,西北為乾,東南為坤,乾坤都是最吉利的方向,所以大門設(shè)在此處。
四合院布局也有特點,臨街的南房一般是五間,一間是門洞,一間是門房。進大門迎面有照壁,折而西是外院,南房三間是客室或者塾房。南房門正對二門,二門為垂花門,門連磨磚對縫墻,進垂花門分左右兩路都可以到東西北房。院里有方磚面的引路。北面正房三間,高大寬敞,兩邊各有耳房一間,所謂“三正兩耳”。東西邊,各有三間廂房相對稱。在正房后面,有的還有后罩房五間。
北京的房屋院落,不全是這樣標準的四合院,有的院落有大有小,房有多有少,院落位置有東有西,因此院落的形式也各不一樣,不過大體上都本著四院的基本規(guī)格。“內(nèi)城房式……院落寬闊,屋宇高宏。門或三間,或一間,巍峨煥。二門以內(nèi)必有聽事。聽事后又有三門,始至上房。聽事上房之巨者,至為殿宇。房東西必有套房,名日耳房。左右有東西廂,必三間,亦有耳房,名日翼頂。或有二門以內(nèi),即回廊相接,直至上房。外城房式雖亦有四合院,庭院很小,二進、三者亦少。”
《天咫偶聞》說:“內(nèi)城房式異于外城,外城式近南方,庭宇湫隘。”又說北京房式全仿府邸為之。那府邸的房式又是怎樣的呢?據(jù)光緒《大清會典》記載:“凡府第各頒其制:親王府制:正門五間,啟門三,繚以崇垣基高三尺。正殿七間,基高四尺五寸。翼樓各九間。前墀護以石闌,臺基高七尺二寸。后殿五間,基高二尺。后寢七間,基高尺有八寸。(院)凡五重……凡正門殿寢均覆綠琉璃瓦,脊安吻獸,門柱丹墀……門釘縱九橫七。樓房旁廡,均用筒瓦。其府庫、倉廩、廚廄及典司執(zhí)事之屋,分列左右,皆板瓦,里油門柱。
從以上規(guī)定可知,清代府制,因封爵等級不同,所居府第的規(guī)制也有差別,它們主要表現(xiàn)在中軸線上有幾重院,主要建筑如門殿寢樓的規(guī)模、建筑物上的裝飾如梁架彩繪、門釘數(shù)目、屋頂用瓦的類別和顏色、屋脊獸吻的數(shù)目等。這些府第盡管規(guī)模大小不同,但其最基本的規(guī)格,還是以四合院為基礎(chǔ),這些大小不同的四合院,多分布在北京內(nèi)城的東西兩城,在外城則很少見了。